仁和区:“一核六治”模式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

www.maomin.org     发布时间:2022-12-08     来源:攀枝花日报      选择阅读字号:[ ]     阅读次数:

  “现在小区里面路灯亮了,车辆也停放得整整齐齐,环境比以前好得多。”仁和区仁和镇弯庄社区生活安置房小区居民张大姐说。仁和区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,形成以党建引领为核心,以“自治、法治、德治、智治、共治、心治”为基础的“一核六治”模式,全力提升全区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效能。

  做强“一核”筑牢基层治理根基

  仁和区委城乡基层治理委员会充分发挥“一线指挥部”作用,高标准谋划,明确全年重点目标任务,组建8个专门工作组,建立基层治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,负责全区城乡基层治理工作的牵头统筹、组织协调、督导落实,压紧压实关键责任。

  着力建强战斗堡垒,完成村(社区)“两委”换届,村(社区)书记、主任“一肩挑”比例达98.77%,实现年龄学历“一降一升”;分批次组织村(社区)党组织书记到绵阳市委党校、宜宾市城乡基层社会治理研究院进行学习和培训,努力提升“领头雁”队伍综合素质。

  坚持抓先进强示范,打造大河中路街道“红色积分”服务和弯庄社区“四单”治理机制、仁和镇老街社区“五步议事法”等实践成果,党员群众看得见、评价好、满意度高。

  “六治”融合 激发基层治理活力

  仁和区发挥“自治”强基作用,将选优配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成员与换届同部署,依法推选出村(居)务监督委员会成员251名、村(居)民小组长550名、村(居)民代表3207名。发挥村规民约、居民公约、红白理事会等作用,推广“移动议事厅”等机制,形成“大事一起干、好坏大家评、事事有人管”的良好氛围。

  发挥“法治”保障作用,优化矛盾纠纷一核多元化解工作体系,深化“诉非衔接”“公调对接”“访调对接”“检调对接”,构建区乡村组四级矛盾纠纷联调机制。推进基层治理平台建设,完成14个基层司法所建设,实现区、乡、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、站、室全覆盖。

  发挥“德治”教化作用,依托道德讲堂、市民学校等阵地,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,建立“三有”宣讲标准制度,丰富示范宣讲、“头雁”宣讲等五大形式,组建160余人的“仁人论理”宣讲队,激活了基层治理内生力。开展陈规陋习整治行动,辖区农村贪玩好赌、天价彩礼、大操大办等歪风陋习得到进一步遏制。

  发挥“智治”支撑作用,推进“雪亮工程”“天网”“慧眼工程”三网融合,全区13个乡镇(街道)81个村(社区)综治中心实现综治视频会议系统全覆盖。整合全区各类感知源前端和数据资源,森林防火、疫情防控、防汛减灾等中心领域感知覆盖能力得到有效提高。

  发挥“共治”协商作用,组织各级人大代表按选区入住“代表之家”和“工作联络站”开展工作,安排600多名代表入住。推动网格力量整合,优化调整网格150个,配备网格员153名,建立“网格发现、社区呼应、分级响应、协同处置”的工作机制,基层治理凝聚力不断提升。

  发挥“心治”安民作用,开展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省级试点地区创建,建立乡镇精神卫生综合管理小组12个,心理疏导室、心理咨询室、社区心理工作室等基层心理服务平台21个,增强基层治理向心力。成立“阳光成长”工作室,设立学校心理辅导室20个,及时疏导学生学习、生活和成长中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。(潘组轩)